【病例介绍】
胜利社区的王师傅常年在油田跑运输,饮食没有规律,由于职业关系他患有消化性溃疡,一直靠吃西咪替丁来缓解病情。前几日王师傅办理了退休手续,本想可以在家好好休息了,可是他却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老伴笑他是得了“退休综合症”。看他每晚在床上心神不宁,老伴就把自己治疗失眠的地西泮片给他服用了3片(7.5mg),说来也巧,吃药之前,王师傅刚刚吃了西咪替丁,晚饭时饮了几杯白酒。这下可好,几天没有休息好的王师傅,一觉睡到第二天中午还没有醒,家人吓得不轻,赶快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求医。
医生听完王师傅家人介绍后,分析王师傅病在“多种药物混搭有误”,西咪替丁联合乙醇抑制了肝药酶对地西泮在体内的代谢转化,使地西泮的血药浓度增高,从而增强了催眠作用。
酶是一种蛋白质,它在体内起催化作用,生物体内的任何代谢都离不开酶的参与。而肝药酶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代谢酶,位于肝细胞的平滑内质网脂质中,具有选择性低,特异性不强;有饱和现象;个体差异大;可被药物诱导或抑制等特点。大多数药物都是经肝药酶代谢的,所以对肝药酶有影响的药物,也会影响到药物的代谢。其中使肝药酶活性增强的称肝药酶诱导剂;使肝药酶活性减弱的称肝药酶抑制剂。
肝脏的细胞色素P450系统在药物的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将药物由疏水型转化为更易排泄的亲水型。生物转化反应一般可分为细胞色素P450依赖的Ⅰ相和Ⅱ相结合反应。体内的生物转化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降低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遗传多态性、酶抑制、酶诱导及生理因素均可引起细胞色素P450活性的改变。在临床上会引起药物药代动力学的改变,导致药物效能改变,因代谢减少或毒性代谢物生成增多而增加药物毒性,以及导致药物的相互作用,从而加重原有病情甚至导致药源性疾病,造成严重后果。
【药师忠告】
1.选药要有明确的临床指征,选药不仅要针对适应症,还要考虑禁忌症,要充分认识滥用药物的危害性,不用自己不清楚的药物和疗效不确切的药物;
2.要有目的地联合用药,争取能用最少品种的药物达到最佳治疗目的,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联合用药时要排除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3.根据所选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即药效学与药动学规律,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4.应用新药须预先熟悉其药效学与药动学知识,切忌盲目使用;
5.认真阅读所选药物的说明书,对处方药做到严格按照医嘱应用,对非处方药(OTC)应在药师指导下或按照说明书应用,切实做到科学、合理、安全用药。
相关知识
常见的肝药酶抑制剂:别嘌醇、乙胺碘呋酮、氯霉素、氯丙嗪、西咪替丁、环丙沙星、右丙氧芬、地尔硫(艹卓)、乙醇(急性中毒时)、红霉素、丙米嗪、异烟肼、酮康唑、美托洛尔、甲硝唑、咪康唑、去甲替林、口服避孕药、羟保泰松、奋乃静、保泰松、伯氨喹、普萘洛尔、奎尼丁、丙戊酸钠、磺吡酮、磺胺药、硫利达嗪、甲氧苄啶、维拉帕米等。
常见的肝药酶诱导剂:巴比妥类(苯巴比妥为最)、卡马西平、乙醇(嗜酒慢性中毒者)、氨鲁米特、灰黄霉素、氨甲丙酯、苯妥英、格鲁米特、利福平、磺吡酮(某些情况下起酶抑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