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肝病治疗中心介绍: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它能将大部分药物解除、灭活或转化成易排泄的废物。在这一系列的转化过程中,它需要肝细胞内的多种酶参与,所以肝脏既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也是药物毒性反应的靶器官,因此肝脏常易遭受药物的损害。
药物性肝损害的表现
药物既然主要是在肝脏内代谢,那么无论何种药物都会不同程度地加重肝脏的负担,只是依据药物的不同、剂量的不同、时间的不同、身体状况的不同、肝功能的不同而异。需要强调的是大部分药物使用是安全的,健全的肝脏对药物完全有能力进行处理。
药物对肝脏的损害主要发生在药量过大、用药过久及肝脏有病的状态下,表现为胆汁排不出、肝细胞坏死、肝血管的损害,少数如不及时治疗,损伤反复出现则有可能引起肝硬化,最终还有可能发展成肝细胞癌变。一般情况下,轻度损害可无或仅有轻微不适,如无力、软弱、厌油、饮食差或转氨酶轻度升高;中度损害可表现为腹胀、失眠、低热、肝区疼痛,皮肤明显发黄、尿黄、巩膜黄;严重时可有腹水、下肢水肿、出血的可能,甚至昏迷,死亡率达10%~15%。有的仅表现为明显黄疸、黄皮肤、黄尿黄,反复损害可致肝硬化,甚至发生肝癌。
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
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肝病治疗中心肝病专家指出,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药物性肝病的诊断主要依靠有关用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试验和排除其他病因,以及必要时作肝活检。由于目前尚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方法,也没有国内学者公认的诊断标准,从而造成诊断上的困难。一般临床上遇以下情况考虑:
1、对于肝病患者,应考虑到药物引起的可能,因此要详细询问病史,如用药剂量、开始用药和停药时间、距发病的时间间隔等。
2、注意有无发热、皮肤黏膜损害、皮疹、关节痛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过敏征象。还要注意肝脏的大小,因有些药物可导致无症状性肝重大。
3、应注意与急性及慢性病毒性肝炎、梗阻性黄疸及肝硬化等相鉴别。
4、肝活体组织检查,可见门静脉区炎症,并有大量嗜酸粒细胞侵润及淤胆时,有利于药物性肝炎的诊断。
5、有人认为在肝病恢复后,做药物皮肤过敏试验对诊断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