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买药用 小心酿大祸!

时间:2010-07-31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陈老师平日自学了点医药学常识,遇到自己或家人患小毛小病,常自行买药用。但是就是因为对医学知识的一知半解,酿成了一场无法挽回的大祸。

  事情是这样的。陈老师的母亲在1987年初曾因使用青霉素而引起猩红热样药疹。医院还发给陈老师母亲一张药物过敏记录卡,清清楚楚地写上:青霉素药物过敏。并叮嘱患者今后终身不能使用青霉素及青霉素类药物。

  2001年11月中旬,陈老师的母亲患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内科医生根据她的药物过敏史,抗生素选用克林霉素胶囊,服用一周后气管炎症状没有明显改善,陈老师就想给母亲换服阿莫西林胶囊。虽然想到阿莫西林与青霉素是同一类药,母亲是否会发生过敏,但又一想,母亲青霉素过敏已是14年前的事了,14年前发生过敏不等于14年后还会发生过敏。于是陈老师自行去药店买了阿莫西林胶囊,按常规给母亲服用。

  陈老师万万没想到,母亲服了1粒阿莫西林胶囊后2小时,可怕的事情就发生了。老母亲脸色苍白,全身出冷汗,四肢冰冷,两眼紧闭,神智不清,呼吸急促。更可怕的是,老母亲两只眼睛肿得像葡萄,上下嘴唇肿得像兔唇。陈老师全家可慌了手脚,急送到医院抢救,却终因抢救无效而死亡。医院诊断为青霉素类药物引起的速发型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血管性水肿导致喉头水肿窒息死亡。这突如其来的恶噩使陈老师昏了过去,她万万没有想到,小小的一粒药片竟会夺去母亲宝贵的生命。

  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用医学原理来阐明其中的道理。药物过敏医学上称药物的变态反应,变态反应有四种型别,药物过敏常由I型和III型变态反应引起。

  陈老师母亲在1987年初发生的青霉素药物过敏属于III型变态反应,也称“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有些药物进入体内后,会与血液里的载体蛋白相结合,形成一种叫“半抗原-蛋白质复合物”的东西,它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并与之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沉积在机体各部位的毛细血管, 刺激组胺的释放,组胺能使皮肤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清渗出血管外,临床上就出现全身皮肤红肿,组胺还能刺激皮肤上的神经末梢,使人出现瘙痒。

  此过程的发生,一般要经过4~20天的潜伏期,平均8~10天。陈老师母亲在1987年初由青霉素引起的猩红热样红斑型药疹就属于这一种。

  陈老师母亲第二次发生的青霉素过敏,属于I型变态反应,也称“速发型变态反应”。药物形成“半抗原—蛋白质复合物”后,能刺激血液里一种特殊细胞——浆细胞释放大量的免疫球蛋白IgE抗体,并与之结合,这种结合物能刺激机体产生多种化学物质,如5—羟色胺、组胺、血小板激活因子、前列腺素等。它们一方面能使全身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强,大量液体及蛋白质从血管内渗出到血管外,使血管内有效循环血量明显减少,临床上表现为面色苍白、全身湿冷、血压下降,出现过敏性休克。另一方面能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出现呼吸困难。大量的血清渗出血管外,导致眼睑、口唇等组织疏松部位明显水肿,喉头水肿,以至窒息死亡。I型变态反应的特点是反应迅速、激烈。I型变态反应常与遗传有关,即遗传性过敏体质。

  药物过敏有一定的潜伏期,初次发生,多数为8~10天。如果过去已经对此药发生过过敏反应,再次使用该药可在24小时内迅速发生过敏反应,或在数小时甚至数分钟内发生反应。与初次发生反应的相隔时间长短无关(如陈老师的母亲两次反应发生时间就间隔了14年),与药物剂量大小也无关。

  所以,对青霉素发生过药物过敏的人,绝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而重复使用青霉素及青霉素类药物。

(实习编辑:周云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上一篇:急性胃肠炎 你备了这些药吗?
  • 下一篇:治疗高血压 你注意这些了吗?
  • 无相关信息
    药品知识

    药品图文信息
    健效达与森下仁丹同时斩获2023斯贝瑞奖重磅奖项,实力领跑益生菌科技创新赛道
    健效达与森下仁丹同时斩获2023斯贝瑞奖重磅
    北京公立三级医院中医科毛俊惠谈脾胃虚弱
    北京公立三级医院中医科毛俊惠谈脾胃虚弱
    李沧仁德诊所:用心服务追求卓越 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李沧仁德诊所:用心服务追求卓越 让医疗服务
    西黄胶囊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
    西黄胶囊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
    郑州京科膝关节骨科医院晋升二级骨科医院新起点、新征程
    郑州京科膝关节骨科医院晋升二级骨科医院新
    杭州红房子妇产科医院举行“黄敏丽教授名医传承工作室”签约授牌仪式
    杭州红房子妇产科医院举行“黄敏丽教授名医
    微创电生理创新医疗器械TrueForce压力导管上市后首战告捷
    微创电生理创新医疗器械TrueForce压力导管上
    深耕新型生物医用材料及植入器械细分领域  朔崛医疗助推行业发展
    深耕新型生物医用材料及植入器械细分领域

      内科偏方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保健滋养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美容保健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皮肤偏方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肿瘤疾病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男科偏方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外科偏方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儿科偏方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妇科偏方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五官偏方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