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塞 切勿长用麻黄素

时间:2010-07-31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周末,邻居的老徐来串门,向我倾诉了心中的烦恼。

原来老徐患有“过敏性鼻炎”,鼻子塞是常事,碰到鼻塞时,久病成医的老徐就会上药店买支麻黄素滴鼻液滴鼻。可是用药后,鼻子通气只是暂时好转,时隔不久又依然如故,甚至塞得更厉害。为了缓解鼻塞,老徐只能以增加滴药的量及次数来维持效果,结果不但鼻塞长期不愈,而且滴鼻药难以离身。

“这到底是这么回事呢?”老徐一边擤鼻涕,一边急切地问。“别急,听完麻黄素的故事,您就明白了。”我一边将纸巾递给老徐,一边解释。

麻黄属裸子植物门麻黄科,主要产于中国、印度、埃及等国。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麻黄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应用历史。汉代名医张仲景《伤寒论》中的麻黄汤一方用以治疗伤寒。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列有引气汤,用以治肺劳实、气喘鼻胀。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也有用麻黄的方剂。

麻黄素也称麻黄碱,是从麻黄草中分离到的结晶体。根据分子结构的不同有4种异构体,其中1-麻黄素是鼻科最常用的鼻黏膜收缩剂。其作用为收缩鼻腔黏膜血管,消除黏膜肿胀,滴药后可维持2小时以上,明显改善鼻腔通气及鼻窦引流。成人用1%溶液,小儿用0.5%溶液,婴幼儿则用0.25%溶液。

虽然麻黄素滴鼻液在缓解鼻塞时可起到立竿见影的疗效,但是随着药理学研究的深入,麻黄素的副作用昭然若揭,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权衡它的利弊:

首先,麻黄素是α及β受体兴奋剂,对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较多,因此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机能亢进、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的患者应慎用。

其次,麻黄素对心脏有兴奋作用,长期使用,会产生抑制,也可影响心率。特别是与洋地黄合用时,会加剧洋地黄对心脏的作用,易引起心率失常。

第三,如果长期滥用麻黄素,仍会造成逆转反应,继发性血管扩张,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日久形成药物性鼻炎。此外,个别患者对麻黄碱过敏,滴鼻后可引起鼻、咽、喉的过敏反应,甚至震颤、心悸、失眠、焦虑等全身不适。正是麻黄素滴鼻液的弊多利少,国外早在六十年代就开始限制麻黄素局部减充血剂的使用。国内鼻科专家也于今年提出“关于限制滥用麻黄素类鼻腔减充血剂的建议”。

“麻黄素不能用,哪鼻子塞怎么办?”老徐满脸疑惑的看着我。

“这大可不必着急,鼻科专家们已经为您找到更好的办法。那就是使用局部类固醇激素药物喷鼻。”

 其实,过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的病理学共性就是炎症反应——炎性细胞浸润、粘膜组织水肿。而类固醇激素正是炎症反应的“克星”,它可以作用于炎症反应的不同阶段而达到抗炎、消肿的目的。因此临床上类固醇激素不仅可以缓解鼻塞,还可抑制鼻息肉的形成和再生。当然类固醇激素喷鼻并不是万能“钥匙”,对于急性鼻炎早期的严重鼻塞,类固醇激素不能快速缓解鼻塞,此时可以酌情使用羟甲唑啉减充血剂滴鼻,但是浓度和使用时间应该严格掌握。

“哦,我明白了。看来,久病成医只会耽误自己的病情,甚至误诊误医,明天我就到医院找您!”老徐迫不及待的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上一篇:眼受伤了 要做这些检查
  • 下一篇:过敏性鼻炎如何选择药物
  • 无相关信息
    药品知识

    药品图文信息
    健效达与森下仁丹同时斩获2023斯贝瑞奖重磅奖项,实力领跑益生菌科技创新赛道
    健效达与森下仁丹同时斩获2023斯贝瑞奖重磅
    北京公立三级医院中医科毛俊惠谈脾胃虚弱
    北京公立三级医院中医科毛俊惠谈脾胃虚弱
    李沧仁德诊所:用心服务追求卓越 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李沧仁德诊所:用心服务追求卓越 让医疗服务
    西黄胶囊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
    西黄胶囊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
    郑州京科膝关节骨科医院晋升二级骨科医院新起点、新征程
    郑州京科膝关节骨科医院晋升二级骨科医院新
    杭州红房子妇产科医院举行“黄敏丽教授名医传承工作室”签约授牌仪式
    杭州红房子妇产科医院举行“黄敏丽教授名医
    微创电生理创新医疗器械TrueForce压力导管上市后首战告捷
    微创电生理创新医疗器械TrueForce压力导管上
    深耕新型生物医用材料及植入器械细分领域  朔崛医疗助推行业发展
    深耕新型生物医用材料及植入器械细分领域

      内科偏方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保健滋养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美容保健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皮肤偏方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肿瘤疾病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男科偏方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外科偏方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儿科偏方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妇科偏方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五官偏方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