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了废电池,大家都知道要扔到专门的回收箱里,但过期药品呢?并不是人人都知道正确的处理方法。据悉,我市现已设立85家过期药品回收点,过期药的回收量也在逐年增加,但市民手中仍有许多过期药没能及时正确地处理。
过期药品舍不得扔
家住新城花园的邓先生最近发现家里有很多过期药品,“有些还有大半瓶,有的还没开封,扔了怪可惜;留着吧,又担心吃了出事。”犹豫了半天,他找了个袋子把这些过期药包了起来,准备扔到垃圾箱里,却被女儿告知,这样很容易造成污染。“留着不能吃,扔了又会造成污染,这可怎么办?”邓先生很困惑。
在记者调查中,很多家庭都曾遇到药品过期的问题,其中不少人将这些药品扔进了垃圾箱。
事实上,这种行为造成的污染并不亚于乱扔废旧电池。专家介绍,研究表明,土壤通过水循环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少量药物成分会自我分解。但有些药物溶解后是无法被净化的。尤其是西药,大部分都是提纯复合物,失效后经过填埋、发酵,有可能产生致癌物。这些物质会渗透到地下水中,极易造成巨大危害。
据悉,过期失效药品处理不当不仅会污染环境,也容易使不法回收者钻空子。外地已有先例,不法分子在小区垃圾堆中寻找被扔掉的过期药品,然后倒卖给一些非法药商,从中谋利。
全市回收点增至85家
市药监部门介绍,市民家中如有过期药品,正确的处理方法应是将它们送到附近的过期药品回收点,然后由药监部门统一回收,进行销毁。
自2008年起,市药监局就在10多家药店设立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点,现在市区已增至18家,全市已增至85家。昨天中午,记者在位于兴城东路的兴诚大药房,见到了市药监部门设立的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箱。
一只透明的大箱子上有一个入口,市民可以将过期药由此放入。过期药回收前,需要进行登记,以备最后清点检查。箱子上了锁,需专人才能打开。该局药品市场监督处工作人员赵荣说,这些举措是为了保证过期药回收后,只能由药监部门进行清理,不会经他人再次流入市场。
为鼓励市民将家中的过期药品送到回收点来,药店除了会向前来买药的市民进行宣传外,还会提供一定的优惠。兴诚大药房陈经理说:“送来过期药的市民在购买同类药物时可享受九折优惠。”据悉,这也是我市各定点回收单位普遍采取的鼓励措施。
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和鼓励措施,各回收点的过期药品回收量渐渐增加。“甚至连1982年的药我们都回收到了!”赵荣告诉记者。我市过期药品回收总额也已连续两年超过40万元。
调查中,不少市民也清楚过期药品的危害,但仍没养成将过期药送到回收点的习惯,原因在于住处附近没有回收点。
家住秋雨新村的朱女士就说,靠她家最近的两个回收点,一家在汶河路,一家在兴城东路,“虽然不远,可要让我专门跑一趟,我就觉得不方便。过期药也就一直放在家里,最后还是扔了。”朱女士建议说,“能否再增加回收点,比如说,每个社区都设置一个,就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