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2-24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坐着含药可使回心血量减少,减轻心脏负担,使心肌供氧相对满足自身需要。
胸闷气短,赶紧含粒硝.酸甘油。这种医学小常识很多市民都懂。然而,这舌下含药怎么含才能使药物在危急时刻发挥作用呢?当中的学问很多人就懵懵懂懂。
(摘自《大众健康》)
服药体位会影响药效
专家指出,药物的使用有多种途径,而从对药物吸收的速度来看,舌下含服仅次子气雾吸入而列次席。药物通过舌下黏膜直接吸收入血液循环,这样就避免了吞服药物所引起的肝脏首过效应,以及在胃内的降解损失,使药物高浓度到达靶器官。那么,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呢?
首先,要有正确的含服方法。有人将药物含在口中舌面上,而人舌面上有舌苔和角化层,很难迅速吸收药物有效成分。正确方法是先将药丸咬碎后置于舌的下方,口腔干燥时,可含少许白开水,以利药物的吸收。
其次,不同服药体位也会对药效产生影响。舌下含药时,靠在椅子或倚在床上取坐位,这样可使回心血量减少,减轻心脏负担,使心肌供氧相对满足自身需要,从而缓解病情。
例如,病人平卧位或站位服药均不可取。因为站着含服时头部位置较高,常因周身血管扩张而致血压降低,引起晕厥。而躺着含服因心脏位置较低,大量血液回流心脏,致使心脏贮血量突然增多,加重心脏负担,有心绞痛症状反而不易得到控制。
第三,凡舌下含服的药品,不宜用水送服,以提高药品生物利用度,确保药品起效快,取得更好的疗效。
舌下含药 能治哪些病?
视网膜动脉栓塞患者:视网膜动脉栓塞是眼科的常见病。患有风湿热、动脉粥样硬化或高血压等疾病的人,当其血液中的栓子阻塞了眼底动脉,使眼底视网膜失去血液供应时,就会出现视力突然下降的症状。此时,患者若立即舌下含化硝.酸甘油1~2片,可很快恢复视力,并且不会留下后遗症。
支气管哮喘患者:支气管哮喘患者在病情急性发作时,可通过舌下含化喘息定进行救治。
高血压危象患者: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可因情绪激动、剧烈活动等诱因而突然升高,从而出现视物不清,剧烈头痛、意识障碍,抽搐痉挛等高血压危象。此时,患者可立即舌下含化卡托普利1~2片,约2分钟后其血压便可逐渐下降,上述的其他症状也可明显减轻。
肾绞痛患者:肾及输尿管等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可突然出现腰腹部的剧烈疼痛。此时患者可立即将1~2片硝苯地平嚼碎并置于舌下,5分钟左右即可缓解疼痛。由急性胆囊炎、胆结石、胆道蛔虫症等病症引起的胆绞痛患者,也可用此法进行急救。
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如心绞痛突然发作时,可立即舌下含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硝苯吡啶等药物,多数患者可在2~5分钟内控制症状。
舌下含药三注意
注意一:方法正确。
一些患者只是将整粒药片放在舌头表面,没有将药片放在舌下唾液多的地方。由于舌头表面有舌苔和角化层,吸收药物较慢且吸收率低,因此,只将药片放在口中舌表面是很难发挥药效的。
注意二:少量饮水。
如果是口腔干燥的患者,药片难以溶化被吸收,导致药物不能发挥最佳药效。因此,舌下含药如条件许可时可饮适量水,以利于药物的溶解吸收,从而快速达到治疗效果,但要注意,饮水时不可将舌下含服的药咽下。
注意三:掌握适应症。
如严重心前区疼痛,舌下含药一般不缓解症状,如果两次采取正确的方法舌下含药仍无明显效果,就不一定是单纯的心绞痛,很可能是心肌梗死。此时要马上请医生迅速采取止痛、制动、吸氧等治疗措施。有些病症如胃痛、耳源性眩晕等被误认为是心绞痛和高血压时,采用舌下含药方式也不会收到理想效果。
无相关信息
![]()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