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2-24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冬季来临,许多人会出现皮肤瘙痒的尴尬症状。瘙痒是一种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的皮肤病症状。冬季瘙痒常在气温急剧变化的时候发生,或在进入温暖的室内或睡前脱衣时,便开始瘙痒。
冬季瘙痒多见于成人,儿童也可发病。瘙痒常从一处开始,逐渐扩展到全身。常为阵发性,尤以夜间为重,严重者呈持续性瘙痒伴阵发性加剧,饮酒、咖啡、茶、情绪变化、辛辣饮食刺激、机械性搔抓、温暖被褥都能促使瘙痒的发作和加重。常继发抓痕、血痂、色素沉着,甚至出现湿疹样变、苔藓样变、脓皮病以及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去减轻冬季皮肤瘙痒?一些外用药物可以减轻瘙痒症状。
1、冷却剂
冷却剂冷却皮肤可缓解瘙痒。0.5%~2.0%薄荷有抗瘙痒作用。乙醇、苯酚(石碳酸)和樟脑能降低皮肤末梢神经对冷热或烧灼感觉的敏感性而缓解瘙痒症状。
2、麻醉药
局麻药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的复方制剂恩纳在30~60mm8能渗透入皮肤而发挥抗痒作用,封包能增强其疗效。另一种解皮肤瘙痒的局部麻醉药物为普莫卡因。
3、外用抗组胺药
三环类抗抑郁药多塞平阻滞H1受体作用强,5%多塞平溶液治疗瘙痒十分有效。但是苯海拉明等外用抗组胺药治疗瘙痒常无效,反可引起皮肤刺激和红斑,故不推荐用于治疗本病。
4、皮质类固醇和非甾体类抗炎药
外用激素尤其是强效的氟化激素可缓解瘙痒症状,其限于短期和小面积使用,以免发生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目前,尚未见有对照研究来评估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本病的疗效。
5、辣椒碱
辣椒碱为具有选择性的阻滞C型神经纤维传递热、痛和痒感觉能力的药物,能导致P物质储存的排空(P物质能增强对痛和痒的感觉)。0.025%~0.075%辣椒碱,4~5次/d,有抗瘙痒的效果。文献报道,40例瘙痒性皮肤病患者局部使用辣椒碱,结果全部患者瘙痒症状显著减轻,不良反应主要为外用的第1周可引起皮肤烧灼感,导致约3%的患者停药。
皮肤瘙痒应该避免用搔抓、摩擦及热水烫洗等方法止痒。生活应规律,衣着松软,不要沐浴过勤。避免饮酒、喝浓茶及食用辣椒、胡椒及芥末等辛辣刺激食品。精神紧张及情绪不安的患者应注意休息,适当改变不良的生活环境。
无相关信息
![]()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 |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
![]() |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
![]() |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
![]()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
![]() |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
![]() |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
![]()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 |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
![]()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