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英明话“将军”

时间:2021-11-27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泻下·便秘

  大黄的泻下通便作用是众所周知的,近三千年的使用历史中,历代本草均记载了大黄良好的泻下作用,凡实积便秘、脘腹胀满、腹痛拒按者,每用为主药。因大黄药性苦寒沉降,除能泻下通便,又善清热泻火解毒,故对属于实热证的便秘尤为适宜。汉代《伤寒论》中着名的大承气汤就是用大黄配伍芒硝、枳实、厚朴同用,为峻下热结之剂,以治肠胃热结便秘之证。

  但“令人费解”的是,去年北京有一位消费者,因长期服用某种含有大黄的胶囊,导致继发性的便秘症状,当服用该胶囊时,便秘症状有所缓解,而一旦停用便会出现严重的便秘症状。医生诊断引起这种继发性便秘的“祸首”,正就是大黄。有“将军”之称的泻下药大黄,为什么又会引起便秘呢?

  原来,大黄的泻下作用与导致便秘的反应都与大黄内所含的成分有关。

  大黄中含有约20种的泻下成分,其中呈结合状态的蒽苷是其致泻的主要成分,一种被称作番泻苷类的成分泻下作用最强,而游离型的苷元如大黄酚、大黄素等几乎没有泻下活性。

  大黄泻下成分的活性受温度、炮制、煎煮等因素影响较大。生的大黄在加热熟制或加热煎煮过程中,其有致泻作用的番泻苷等蒽酮类成分明显减少,泻下作用也就减弱了。所以中医的传统经验,要使大黄发挥攻下通便作用,一要用生大黄,二是大黄入汤剂中不能久煎,可以采取后下的方法,以免减弱泻下之功,亦可用生大黄像泡茶一样,开水泡服,或研末吞服。

  大黄除了含有泻下通便的成分,同时还含有收敛止泻作用的多种鞣质,如没食子酸、α-儿茶素、蒽醌鞣质等。研究已经证实,加热对鞣质的影响较小,大黄在加热久煎的条件下,一方面其所含有的蒽苷水解为致泻作用很弱的苷元,泻下成分明显减少;另一方面,其所含有的鞣质收敛作用相对增强,故此时的大黄泻下作用已经很弱或已丧失。

  临床有经验的中医师当需要利用大黄清热泻火解毒或清化湿热或取其活血作用,而又不需要取其泻下功用时,可用加工炮制过的各种大黄,如清化湿热、治热毒疮疡、湿热黄疸可用制大黄;治跌打损伤、瘀滞作痛,可用酒熟大黄;消积化瘀,治瘀积血块,可用醋大黄;凉血止血,治血热出血,可用大黄炭。

  总之,大黄中所含的各种成分是其泻下或导致便秘的物质基础,要正确地使用大黄,首先要根据病情的需要选用不同炮制的大黄饮片,并注意煎服法。盲目地长期服用大黄是造成继发性便秘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临床上应用大黄治疗便秘,必须注意用药时间,只要便秘一通,即可停服,一般为3~10天为宜。即使用于清泻热毒,活血行瘀时,也不宜长时间服药,只要热毒清、瘀血散,即应停用大黄,或改用其他中药。

  攻实·益寿

  大黄用途十分广泛,但因其性味苦寒,功能泻下攻积,泻火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清化湿热,临床使用总以积滞实证、实火热毒、湿热疸痢、热性出血、瘀滞诸证为宜。但近年有报道,服用大黄可延年益寿,这是怎么回事呢?

  有关大黄延缓衰老的作用,古代文献资料并无记载。近年来,有关大黄抗衰延年的报道与大黄“以通为用”,以及大黄对某些老年病有临床疗效有关。老年人的疾病谱随时代的不同,古今也有差异,现代老年病中,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肾功能衰竭、肿瘤等的发病率与日俱增,而大黄对以上的疾病则有效用。

  如治疗高脂血症,每天口服大黄粉或大黄糖浆(相当于生药1.5~3克),连服14~30天,对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和β脂蛋白有降低作用。对体重超重或单纯性肥胖患者,单味大黄制剂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其减肥的机理与泻下通便、降脂降压、清热利湿、活血祛瘀等多种途径、多环节的调节作用有关。

  对肾脏疾病,已有临床病例证明,用单味生大黄煎剂或注射液,无论是口服或静脉滴注治疗尿毒症,约80%病例可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

  此外,药理实验还证明,大黄使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对胰岛素抵抗性消失,对高脂饮料喂饲的糖尿病小鼠作用显着,使血糖、血清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TG)明显降低,血浆胰岛素水平升高,肝中过氧化脂质(LPO)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并能延长实验性高脂血症豚鼠的寿命和抗氧化作用。实验还证明,大黄粗提取物对小鼠肉瘤、黑色素瘤、乳腺瘤、艾氏腹水癌、淋巴肉瘤均有抑制作用。

  大黄的延缓衰老作用又离不开它泻下导滞的作用,老年人肠胃功能衰减,肠内糟粕不易及时排除,其产生的毒素吸收入血液。又会损害人体,应用大黄泻下导滞,不但能清洁肠道,通过泻下还能排除体内积滞、代谢废物,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及对人体健康的损伤,有助于老年人恢复正常的新陈代谢功能,这就是大黄对现代老年人呈现延年益寿作用的原理所在。

  但是,大黄毕竟是大苦大寒之品,作为泻下攻实之药,易伤脾胃,对胃气虚弱者,误用大黄可致食减腹痛、恶心等症状。对气血虚弱、正气不足,或无积滞、瘀血者,大黄不宜服用,脾胃虚寒的病人尤应禁用。此外,妇女月经期、孕期、哺乳期也慎用或忌用。

  活血·止血

  大黄入血分,善行瘀血,有活血祛瘀作用,《神农本草经》谓其“主下瘀血,血闭,……破瘕积聚”,对新旧瘀血积聚的病证皆可使用。

  《伤寒论》中用大黄配合桃仁、芒硝等,即桃核承气汤,治疗瘀热互结下焦,少腹急结的蓄血证;或配伍水蛭同用,以加强活血行瘀之功,如抵当汤;与益母草、红花、当归、赤芍同用,又能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治疗妇女血瘀经闭、月经不调,或产后瘀血所致的腹痛。若配用三棱、莪术等活血散积药,对子宫肌瘤、甲状腺瘤等肿瘤患者,也有改善症状和体征的作用;大黄的活血作用还可用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无论内服还是研末外敷伤肿处,皆有散瘀消肿止痛作用。

  令人惊奇的是,临床中发现大黄除能活血,又能止血。无论单味大黄还是复方应用,大黄均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如对急性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每次用单味生大黄粉3克,一日2~3次口服,一般3~4天后便有疗效,也可配合儿茶粉或白芨粉同用。其他剂型如大黄的糖浆、片剂、煎剂也均有止血作用,对咯血及衄血病人也均奏效。

  为什么具活血作用的大黄,又有止血之功呢?原来大黄的止血作用也与其所含的成分有关,大黄酚、大黄素甲醚、α-儿茶精、没食子酸等均是大黄止血的有效成分。大黄能降低血管通透性,改善血管脆性;人和动物的实验都表明,服用大黄后,能缩短凝血时间,使纤维蛋白原活性明显增加,大黄酚能明显促进骨髓制造血小板,这些都能促进血液凝固,以助止血。

  大黄用于止血,也有悠久的历史。因大黄尚有活血祛瘀之功,故中医传统认为大黄有止血不留瘀的特点。如治吐血、衄血、咯血,可与黄芩、黄连同用以泻火止血,方如《金匮要略》中的三黄泻心汤;治疗血尿、淋血可配白茅根、小蓟等同用,方如小蓟饮子;大黄止血,除了内服还可外用,如治鼻衄,可用大黄粉塞鼻,外伤出血,也可用大黄粉外敷。

  大黄的止血作用,不仅有止血不留瘀的特点,而且还与其泻火清热、引血下行之功分不开,故其所治的出血,以火热亢盛,迫血妄行所致的吐衄出血者为宜。凡属虚证、寒证的出血患者,忌单独使用大黄。

  炮制

  生大黄

  又名生军。原药拣净杂质,大小分档,焖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或切成小块,晒干。

  酒大黄

  取大黄片用黄酒均匀喷淋,微焖,置锅内用文为微炒,取出晾干。(大黄片50千克,黄酒7千克。)

  熟大黄

  又名熟军、制军。取切成小块的生大黄,用黄酒拌匀,放蒸笼内蒸制,或置 罐

  内密封,坐水锅中,隔水蒸透,取出晒干。(大黄块50千克,黄酒15~25千克。)

  大黄炭

  取大黄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外面呈焦褐色(存性),略喷清水,取出晒干。

(责任编辑:药品网ypw***)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上一篇:巧用黄连祛病
  • 下一篇:清热解毒用好药
  • 无相关信息
    药品知识

    药品图文信息
    新一代Cologuard开启肠癌早筛新纪元,国内中精普康引领行业创新
    新一代Cologuard开启肠癌早筛新纪元,国内中
    精微视达超细探头式共聚焦显微内镜重磅发布
    精微视达超细探头式共聚焦显微内镜重磅发布
    花木一郎:用贴心的关怀给予生命最伟大的尊重
    花木一郎:用贴心的关怀给予生命最伟大的尊
    父亲节即将到来,分享几个保护父亲肠胃健康的方法,远离胃痛
    父亲节即将到来,分享几个保护父亲肠胃健康
    哈药集团世一堂,调经养血守护女性身体健康
    哈药集团世一堂,调经养血守护女性身体健康
    迈德斯特携手第87届上海CMEF医疗器械展会,两款新品震撼发布
    迈德斯特携手第87届上海CMEF医疗器械展会,
    更年期失眠怎么办?如何缓解更年期失眠?
    更年期失眠怎么办?如何缓解更年期失眠?
    世和基因MRD检测产品术宁Ultra重磅上市
    世和基因MRD检测产品术宁Ultra重磅上市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内科偏方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保健滋养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美容保健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皮肤偏方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肿瘤疾病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男科偏方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外科偏方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儿科偏方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妇科偏方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五官偏方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