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之后,凉燥盛行 谷医堂中医师提醒,从这三个方面缓解

时间:2023-10-09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秋分之后,凉燥盛行 谷医堂中医师提醒,从这三个方面缓解

闲园落叶,一叶知秋。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迎来了秋分。秋分过后,白天变短,夜晚变长,暑气退去,寒意渐起。燥为秋季之主气,易消耗津液。尤其是秋分过后,天气逐渐变得干燥,很容易导致人体出现秋燥的问题。

中医理论中,秋燥分为温燥和凉燥两种。 “暖燥”一般发生在初秋,空气尚热的时候;深秋,空气转凉,多为“凉燥”。秋分以后,凉燥盛行,易引起头痛、身热、恶寒无汗、流鼻涕、鼻塞、干咳无痰或咳嗽少痰,出现口干、鼻干、鼻干等症状。喉咙、皮肤干燥。如何采取措施有效预防感冒、干燥,保持身体健康?谷医堂二级主任医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谷井文表示,以下三点至关重要。

 

 

(谷医堂谷井文医师坐诊画面)

1、日常生活《素问·四气调神》云:秋三月,早睡早起,与鸡同乐。由于秋分,自然界的阳气容易收敛、不易释放,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早睡早起为宜。早卧,以顺应阴气的收养,以养气;早起要顺应阳气的升发,使肺气得以舒展。中医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必须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秋季,尤其是秋分期间,需要特别注意保养内阴之气。

 

 

2、饮食

饮食上我们应该注意什么?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季进补是非常有必要的。根据这个节气的特点,可以按照润燥、润肺、滋阴、增酸的原则,适当调整饮食结构。首先,少了辛辣,多了酸味。酸味涩肺气,辛味宣泄肺气。宜秋季采收,不宜撒播。其次,秋燥当令,秋燥容易损伤津液。饮食方面,要防燥护阴,多吃清润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梨等。最后谷井文医生表示,秋分期间可以多吃红薯。据《本草纲目》记载:“红薯能补虚,健脾开胃,固肾阴。”红薯性味甘平,归脾、胃、大肠经。止渴的功效。

 

 

3、锻炼坚持适当的锻炼,有助于调节肺气,改善肺功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秋季运动适合户外活动,如爬山、爬山、慢跑、骑自行车等。需要注意的是,秋季,人体精气处于收敛内养阶段,因此运动量不宜过大。太大。应遵循循序渐进、从小到大的原则,且过程中不宜出汗过多,容易造成阳气耗损。保持身体开始发热并轻微出汗。运动后感觉轻松、舒适是取得良好效果的标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上一篇:辟谣:健康民居大药房的药为什么那么贵?是骗人的吗?
  • 下一篇:返回列表
  • 无相关信息
    药品知识

    药品图文信息
    咽喉炎来袭,多方媒体纷纷支招“集体咽喉炎,首先要清咽
    咽喉炎来袭,多方媒体纷纷支招“集体咽喉炎
    护彤品牌全面升级,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护彤品牌全面升级,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国庆中秋假期如何安全出行,这三招一定要记住!
    国庆中秋假期如何安全出行,这三招一定要记住
    田鹏谈警惕儿童矮小症要关注哪些方面?
    田鹏谈警惕儿童矮小症要关注哪些方面?
    乐家古芳® 富贵包型穴位刺激富贵包贴发展历程
    乐家古芳® 富贵包型穴位刺激富贵包贴发
    葫芦娃药业:肩负中国儿童健康使命  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葫芦娃药业:肩负中国儿童健康使命 党建引
    健荣制药小镁丸,正常排便的感觉不要太爽
    健荣制药小镁丸,正常排便的感觉不要太爽
    北京小耳矫正裕和医院:我们应该如何正确选择“耳再造”手术
    北京小耳矫正裕和医院:我们应该如何正确选

      内科偏方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保健滋养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美容保健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皮肤偏方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肿瘤疾病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男科偏方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外科偏方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儿科偏方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妇科偏方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五官偏方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