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黄花话金针

时间:2009-12-22  来源:寻医问药网  作者: 我要纠错


“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这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描写黄花菜的诗句。黄花菜又名金针菜,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到夏季,在山坡、草地、园边、路旁、凡是种有黄花菜的地方,到处可见金针花开,黄花朵朵,把大地点缀得格外妖娆。它那含苞待放的狭长花蕾,宛如金针直立在花茎的顶端,给人一种洁美、高雅、清香、秀丽的感受。提起金针菜,还有一段不平常的故事呢?据说,秦朝未年,陈胜、吴广率领农民起义军攻下陈州(今河南淮阳县)建都称王时,士兵们在兵荒马乱中,把生机旺盛的黄花菜践踏得不成样子,当地有个名叫金针的姑娘,看到这种情况十分痛惜,于是就对其精心管理培植,结果黄花菜又死而复活。棵棵长得亭亭玉立,开满醉人的鲜花。后来,人们为纪念金针姑娘,就把黄花菜起名叫金针菜。
  
    金针菜是萱草属的一个成员,植物名又称为黄花萱草。原产亚洲和欧洲温暖地带,欧美各国大都作为观赏名花广为栽培。我国在公园或花圃也有作为观赏花卉而引种的,常见者为单瓣萱草。它狭长四垂的碧叶是那么柔软,直立于叶丛的花茎是那样刚挺,茎端生着的桔红色的花儿,光彩照人。远看,恍若映着蓝天的丹霞,华而不艳;近看,则又似临照绿水的芙蓉,雅而不俗。管状花冠的上口裂作六片,使劲地反卷着,看后使人赏心悦目,乐以忘忧,故古人又称它为忘忧草。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云:“杜康能散闷,萱草能忘忧。”宋代梅尧臣说:“人心与草不相同,安有树萱忧自释?若忧及自能忘,乃是人心为物易。”可见古人早就知道,观赏花卉能使人情志转移,有益于健康。
  
    我国是黄花菜主产国家之一,全国各地均产。其中以湖南邵东县、湖北、阳县、河南淮阳县产的黄花菜,产量高,质量好,最为驰名。淮阳黄花菜因独具七根芯,条粗壮、肉肥厚、油质多耐煮发脆、质地金黄等特点,故远销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等地,深受东南亚各国人民的欢迎。黄花菜由于它营养丰富,色鲜味美,自古以来就被作为名贵佳肴,席上珍品。据分析,每100克干黄花菜中,约含胡萝卜素3.44毫克,核黄素0.14毫克,硫胺素0.3毫克,尼克酸4.1毫克,钙259毫克,磷261毫克,铁24.3毫克。此外,尚含有脂肪、蛋白质、糖等三大营养物质,而黄花菜的含糖量竟然高达60%以上。所以,黄花菜不仅我国人民喜爱食用,在国际市场上也有很高的声誉。然而,黄花菜并非有百益而无一害,鲜黄花菜中含有一种有毒的物质──秋水仙碱,食后能使人产生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不适之感。食鲜黄花菜时,需预先经过蒸制加工,使这种有毒物质经加热破坏后再食用为宜。
 
    黄花菜还是一味有效的中药。它的花、叶、根晒干后,均可入药用。祖国医学认为,花有健胃、通乳、补血的功效,哺乳期妇女乳汁分泌不足者食之,可起到通乳下奶的作用;根有利尿、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浮肿,小便不利;叶有安神的作用,能治疗神经衰弱,心烦不眠,体虚浮肿等症。习惯上各种萱草的根入药不分,而作为食用只用黄花萱草的花蕾。

    常用方法:

   1、乳汁缺乏:用鲜黄花菜根60克,猪蹄1只,共炖熟,加适量黄酒调味,吃蹄喝汤。

    2、小便不利,水肿:用鲜黄花菜根9-15克,水煎服,一日1-2次。

    3、神经衰弱,心烦失眠:用黄花菜叶6克,合欢皮6克,水煎服,一日2-3次。

    4、肝炎或有黄疸:用鲜黄花菜根60克,车前子9克,水煎服,一日1-2次。

    5、红眼病:用黄花菜30克,马齿苋30克,水煎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

    注意:本品的根,久服或服用过量,可引起小便失禁。常用量为9-15克(干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上一篇:慧眼识出真伪药
  • 下一篇:什么才是木通的正确鉴别法
  • 无相关信息
    药品知识

    药品图文信息
    健效达与森下仁丹同时斩获2023斯贝瑞奖重磅奖项,实力领跑益生菌科技创新赛道
    健效达与森下仁丹同时斩获2023斯贝瑞奖重磅
    北京公立三级医院中医科毛俊惠谈脾胃虚弱
    北京公立三级医院中医科毛俊惠谈脾胃虚弱
    李沧仁德诊所:用心服务追求卓越 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李沧仁德诊所:用心服务追求卓越 让医疗服务
    西黄胶囊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
    西黄胶囊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
    郑州京科膝关节骨科医院晋升二级骨科医院新起点、新征程
    郑州京科膝关节骨科医院晋升二级骨科医院新
    杭州红房子妇产科医院举行“黄敏丽教授名医传承工作室”签约授牌仪式
    杭州红房子妇产科医院举行“黄敏丽教授名医
    微创电生理创新医疗器械TrueForce压力导管上市后首战告捷
    微创电生理创新医疗器械TrueForce压力导管上
    深耕新型生物医用材料及植入器械细分领域  朔崛医疗助推行业发展
    深耕新型生物医用材料及植入器械细分领域

      内科偏方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保健滋养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美容保健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皮肤偏方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肿瘤疾病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男科偏方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外科偏方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儿科偏方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妇科偏方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五官偏方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