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脾益肠丸治疗慢性结肠炎效果怎么样

时间:2018-12-06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补脾益肠丸具有提高耐力;改善微循环,修复溃疡组织;抑制肠平滑肌张力,减慢肠蠕动频率,收敛、解痉;止痛、消炎、止血等作用。那么补脾益肠丸可以用来治疗慢性结肠炎吗?

慢性结肠炎疾病

1、便血:是慢性结肠炎疾病主要症状之一,轻者血液附于表面,重者鲜血下流,以至休克。

2、其他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消瘦、乏力、肠鸣、失眠、多梦、怕冷等,严重者有可发热,心跳加速,以及衰弱,贫血,失水,营养障碍等表现。

结肠炎腹痛一般多为隐痛或绞痛,常位于左下腹或小腹。其他表现有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及肝大等;左下腹可有压痛,有时能触及痉挛的结肠。常见的全身症状有消瘦、乏力、发热、贫血等。有少部分病人在慢性的病程中,病情突然恶化或初次发病就呈暴发性,表现严重腹泻,每日10-30 次,排出含血、脓,粘液的粪便,并有高热、呕吐、心动过速、衰竭、失水、电解质紊乱、神志昏迷甚至结肠穿孔,不及时治疗可以造成死亡。

补脾益肠丸治疗慢性结肠炎疾病效果怎么样?

患者均为临床中所收治的门诊及住院病人,治疗组运用陈李济补脾益肠丸口服一次6克,一日3次;结合每晚用两粒陈李济补脾益肠丸研碎醋调外敷神阙穴(肚脐)。对照组采用常用抗生素结合糖皮质激素组合治疗。病程从2年至8年以上不等。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内服:停服一切中西药物,单服陈李济补脾益肠丸。服用方法:每餐饭后口服(用温开水送服)一次6克,一日3次,半个月为1疗程;若病情较重者可于睡前再服用6克。

2、外用:取穴神阙穴,每晚用两粒陈李济补脾益肠丸研碎用醋调敷于神阙穴(肚脐),再以无菌纱布块贴敷固定,次日晚换药时用温水将肚脐洗净擦干再外敷。

3、对照组采用常用抗生素结合糖皮质激素组合治疗:柳氮磺胺吡碇(SASP)与甲硝唑片、地塞米松片各2片,每日3次,饭后服。

医学专家曾用补脾益肠丸在慢性结肠炎疾病患者中做了两组治疗实验,两组均以半个月为一疗程,根据病情共2-5个疗程。治疗期间按规范进行临床观察及各项检查,以疗效标准(痊愈:腹痛、腹泻消失,大便成形,大便1日1次,食欲正常,无腹胀腹痛等症状;显效:腹泻次数减少,有时虽然大便成形,但仍在2次左右,且肠鸣腹痛等症状存在;好转:腹泻虽然控制在2次左右,但一些伴随症状如肠鸣腹痛、腹胀、食欲不振、乏力等依然存在;无效:经3个疗程治疗后一切症状及体征如初。)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在68例治疗组中,痊愈22例,显效36例,好转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53%;在对照组52例中痊愈5例,显效11例,好转19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67.31%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比较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补脾益肠丸改药是由“黄芪”、“党参”、“当归”、“白芍”、“木香”、“延胡索”等15味纯中药组成。其中主药黄芪、党参、白术具有益气健脾的作用;当归、白芍可补血、缓急;延胡索、木香、砂仁则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之功,这些中药的合理配伍,使补脾益肠丸从根本上解决了由于脾气不足,脾失健运而引起的腹泻、腹痛、粘液浓血便、里急后重等症状。

神阙穴,又名脐中、气舍,位在腹中部脐中央,历代均予艾灸、敷药为主,具有回阳固脱、健脾理气之功,常用于元阳暴脱、肠腑病症、水肿、小便不利等。采用内服结合外敷神阙穴的方法,达到药物与穴位刺激的双重疗效。临床应用证实,该药确实具有祛邪扶正、疗效高、起效快、标本兼治、作用持久等优点,同时在运用中未发现任何毒副反应且远期疗效巩固,充分证明陈李济“补脾益肠丸”是治疗慢性结肠炎等脾胃病症的理想良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上一篇:手足口病的预防
  • 下一篇:补脾益肠丸主治功效
  • 无相关信息
    药品知识

    药品图文信息
    新一代Cologuard开启肠癌早筛新纪元,国内中精普康引领行业创新
    新一代Cologuard开启肠癌早筛新纪元,国内中
    精微视达超细探头式共聚焦显微内镜重磅发布
    精微视达超细探头式共聚焦显微内镜重磅发布
    花木一郎:用贴心的关怀给予生命最伟大的尊重
    花木一郎:用贴心的关怀给予生命最伟大的尊
    父亲节即将到来,分享几个保护父亲肠胃健康的方法,远离胃痛
    父亲节即将到来,分享几个保护父亲肠胃健康
    哈药集团世一堂,调经养血守护女性身体健康
    哈药集团世一堂,调经养血守护女性身体健康
    迈德斯特携手第87届上海CMEF医疗器械展会,两款新品震撼发布
    迈德斯特携手第87届上海CMEF医疗器械展会,
    更年期失眠怎么办?如何缓解更年期失眠?
    更年期失眠怎么办?如何缓解更年期失眠?
    世和基因MRD检测产品术宁Ultra重磅上市
    世和基因MRD检测产品术宁Ultra重磅上市

      内科偏方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保健滋养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美容保健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皮肤偏方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肿瘤疾病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男科偏方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外科偏方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儿科偏方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妇科偏方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五官偏方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