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中医治疗原则让你远离亚健康

时间:2019-03-25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亚健康状态,又称次健康状态或第三状态,是介于“第一态”健康与“第二态”疾病之间的身体状态,又称潜病状态。这种状态人群机体虽无明确疾病,却呈现出活力降低、反应能力减退、适应能力下降等生理状态,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心情烦躁、忧郁焦虑、胸闷心悸、失眠健忘、精神不振、疲乏无力、腰背酸痛、易感疾病等。夏季炎热,暑湿较重,加上汗泄过多,人体内耗较大,而且又因贪凉淋雨,或夜卧当风,或恣食生冷,阳气受伤,气机运转无力,更易发生亚健康状态。

在治疗上,亚健康状态由于具体的发生机制不明确,其诊断尚缺乏特殊意义的检查指标,故西医目前一般采用对症下药的方法,多年来治疗研究一直无突破性进展。而中医中药将在这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阴阳平衡才是健康的标志,然而这种平衡是动态的平衡,且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显然要使之达到绝对的平衡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亚健康状态”是客观存在的,于是,祖国医学有了调和阴阳、补偏救弊、促进阴阳平衡的治疗原则。

1、天人合一,顺应自然

《灵枢。本神》指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生活宜顺应自然规律,身心双修,药食并调,动静结合。要注意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情志调畅、劳逸适度,主动调适生活起居的内容,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这样才能在根本上得到改善,从亚健康的阴影中解脱出来。

2、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中医强调“上医治未病”,其对亚健康的调控正是基于这种防患于未然的考虑,防微杜渐、提早干预、截断扭转,防止亚健康向疾病发展。科学平衡的膳食结构,适度的体育锻炼,合理的生活方式,形式多样的治疗方法,各种手段都是中医调控亚健康的重要内容。

3、内服外治,扶正祛邪

针刺艾灸、热敷熏蒸、推拿按摩等外治法均具有良好的兴奋身体机能、增强免疫力、平衡阴阳、调节气血、促进局部循环、改善新陈代谢的功效,从而起到防治疾病、强身健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在个体化治疗原则的基础上,通过辨证论治,内服汤药,亦可有针对性地对机体偏颇状态进行调整,以期达到整体上的和谐统一。

根据亚健康患者的病理特点可出现心理失衡、情绪低沉、精神不振、反应迟钝、失眠多梦、白日困倦、注意力不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烦躁和焦虑等症状辨证论治,其发病多与心、肝、脾和肾关系密切。临床可分为养心安神、脾虚湿盛、肾精不足和肝失疏泄等型。分别以养心安神、健脾利湿、滋补肾精和疏肝理气为治则,以酸枣仁汤、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和逍遥散等为主方,并随证加减。其中,临床上以肾精不足患者最为常见,主要与思虑过度耗伤阴血,心烦不寐耗伤肾精有关。中医认为,肾藏“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肾主骨生髓,髓海充盈则人体精力旺盛。六味地黄丸中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生髓,为君药;山药补脾益气而固精,山茱萸滋养肝肾,并能涩精,二者共为臣药。三味药相配,共同发挥补益肝、脾、肾的作用,且以补肾阴为主。泽泻利水利湿泄热,可防止熟地黄过于滋腻,牡丹皮清泻肝火,同时可以制约山茱萸的收敛作用,茯苓淡渗脾湿,帮助山药健运脾胃,共为佐药。方中补泻并用,补重于泻,既达到补益作用,又防止滋补之品产生滞腻之弊。适当服用六味地黄丸可以有效改善人体阴虚症状,减轻亚健康的不适症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上一篇:口腔溃疡适合吃八大食物
  • 下一篇:泡花椒脚浴驱寒赶走“老寒脚”
  • 无相关信息
    药品知识

    药品图文信息
    新一代Cologuard开启肠癌早筛新纪元,国内中精普康引领行业创新
    新一代Cologuard开启肠癌早筛新纪元,国内中
    精微视达超细探头式共聚焦显微内镜重磅发布
    精微视达超细探头式共聚焦显微内镜重磅发布
    花木一郎:用贴心的关怀给予生命最伟大的尊重
    花木一郎:用贴心的关怀给予生命最伟大的尊
    父亲节即将到来,分享几个保护父亲肠胃健康的方法,远离胃痛
    父亲节即将到来,分享几个保护父亲肠胃健康
    哈药集团世一堂,调经养血守护女性身体健康
    哈药集团世一堂,调经养血守护女性身体健康
    迈德斯特携手第87届上海CMEF医疗器械展会,两款新品震撼发布
    迈德斯特携手第87届上海CMEF医疗器械展会,
    更年期失眠怎么办?如何缓解更年期失眠?
    更年期失眠怎么办?如何缓解更年期失眠?
    世和基因MRD检测产品术宁Ultra重磅上市
    世和基因MRD检测产品术宁Ultra重磅上市

      内科偏方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保健滋养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美容保健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皮肤偏方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肿瘤疾病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男科偏方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外科偏方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儿科偏方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妇科偏方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五官偏方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