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不当易患痔疮 预防需保持大便通畅

时间:2019-03-25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痔疮虽然是小病,但是对我们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日常生活中饮食不当或者便秘都会容易导致痔疮,所以预防痔疮也需要从这两方面来进行。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防治痔疮应该怎么做吧。

引起痔疮的9大原因

饮食不节:主要指饥饱失常和饮食偏嗜。饮食过多,过饱或食用油腻之品,或大量饮酒及食用辣椒、姜、葱等刺激性食物,容易生湿积热,湿热下注肛门,使肛门充血灼痛,引发痔疮。故《太平圣惠方》中曰:“夫酒痔者,由人饮酒过度,伤于肠胃之所成也”。

便秘:久忍大便,大肠积热,是痔疮发病的一个原因。

劳累过度:久坐则血脉不行,久行则气血纵横,经络交错。久坐久行,劳累过度,使肠胃受伤,以致浊气瘀血,流注肛门而生痔疮。

外感六淫:《素问风论》中有:“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泻”。《金匮要略》指出:“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可见受风邪、寒邪、热邪均可发生痔疾。古人指出痔因“皆是湿、热、风、燥四气所伤,而热为最多也”之说。《医宗金鉴》也有云:“痔疮形名也多般,不外风湿燥热源”。

妇人妊娠,月经不调:妇人妊娠,月经不调易致关格壅塞,经血流溢渗漏于肠间,而诱发痔疮。

遗传因素:《薛氏医案》中有“痔疮之症或禀受脂毒,或母腹中受热也”。表明痔疮与遗传有一定关系。

内伤七情: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属于精神致病因素。中医很重视七情致病,因此有喜伤心,怒伤肝之说。喜怒无常,气血侵入大肠,结积成块,易生便血。

房事过度:《诸病源候论》中有“诸痔皆由伤风,房事不慎……所致”。古人又有“忍精不泄而致痔漏”之说。

体质虚弱:包括禀赋不足和后天失调。体质虚弱,加之外感风湿,内蕴热毒,而致气血下坠,结聚于肛门,易生痔疮。另外,久病如久泻、久痢、久咳等易使气血亏损,气虚则下陷,表现为肿物脱出、大便出血;血虚则生燥,大便干结可引起或加重痔疮,血虚同样可以引起气虚。

然而,防治痔疮应该怎么做呢?

中医防治痔疮的方法

注意饮食。荤素搭配,粗细得当:在饮食方面,要注意荤素均不可过度,粗、细粮调济合适,饮食宜清淡、润肠通便,宜食含纤维素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芹菜、菠菜、青菜、丝瓜、香蕉等。大便困难者应食稀饭、面条、汤粉等以减少粪便。刺激性食物会刺激肛门粘膜皮肤而局部充血、灼痛,加重痔疮发病。应忌食辛辣、燥热、肥腻、煎炒、熏烤之品及发物,如辣椒、蒜、葱、羊肉等。忌食烟酒。

坚持体育。锻炼从事久坐久立工作的人,要劳逸结合,工作1~2小时后,应适当走动10~15分钟。平时可选择跑步、打太极拳、健身操、工间操等活动项目,能促进血液循环和肠蠕动,减少盆腔充血和痔疮发作。

提肛运动当提倡。无论劳作负重、久行下蹲,还是久坐,最终都能引起肛门直肠部位静脉淤积、曲张,因此,提肛运动对减少局部静脉淤积,以及静脉曲张都有很大的益处。

保持大便通畅。养成每天定时大便的习惯。早晨起床可喝一杯凉开水,能促进排便。不宜过久地蹲厕,否则可导致痔静脉曲张出血。孕妇要避免久坐久立,防止便秘,适当服芝麻、蜂蜜可保持大便通畅,预防痔疮发生。

注意肛门清洁。会阴部分泌物较多者,应便后或睡前用温水清洗肛门,也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勤换内裤,应在阳光下晒干。

治疗原发疾病。应及时治疗肛周疾患及全身性疾患,可减少痔的发生。如肛周湿疹、便秘、腹泻、糖尿病等。

患了痔疮要及时治疗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上一篇:为什么会腰酸背痛?中医8招缓解腰酸背痛
  • 下一篇:腹痛饱胀小心慢性胃炎 怎么饮食调理治疗慢性胃炎
  • 无相关信息
    药品知识

    药品图文信息
    新一代Cologuard开启肠癌早筛新纪元,国内中精普康引领行业创新
    新一代Cologuard开启肠癌早筛新纪元,国内中
    精微视达超细探头式共聚焦显微内镜重磅发布
    精微视达超细探头式共聚焦显微内镜重磅发布
    花木一郎:用贴心的关怀给予生命最伟大的尊重
    花木一郎:用贴心的关怀给予生命最伟大的尊
    父亲节即将到来,分享几个保护父亲肠胃健康的方法,远离胃痛
    父亲节即将到来,分享几个保护父亲肠胃健康
    哈药集团世一堂,调经养血守护女性身体健康
    哈药集团世一堂,调经养血守护女性身体健康
    迈德斯特携手第87届上海CMEF医疗器械展会,两款新品震撼发布
    迈德斯特携手第87届上海CMEF医疗器械展会,
    更年期失眠怎么办?如何缓解更年期失眠?
    更年期失眠怎么办?如何缓解更年期失眠?
    世和基因MRD检测产品术宁Ultra重磅上市
    世和基因MRD检测产品术宁Ultra重磅上市

      内科偏方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保健滋养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美容保健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皮肤偏方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肿瘤疾病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男科偏方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外科偏方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儿科偏方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妇科偏方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五官偏方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