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口也有讲究?中医讲解漱口的养生之道

时间:2019-03-25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漱口也可以养生?为了更好的口腔护理,漱口可以帮助预防龋齿,以及做好口腔清洁等等。中医对此有哪些漱口养生方法呢?

漱口的养生好处

经常漱口可以预防龋齿的发生。饭后漱口可以将附着在牙齿表面、尚未被细菌发酵的食物残渣冲掉,减少了牙病发生的机会,同时漱口还能防口臭,使口腔清洁舒适。

我国的传统医学提倡饭后和睡前漱口,吃甜食后也要漱口。而现在看来,漱口的次数还应该增加。每天至少要漱口3次。每天早、中、晚饭后应及时漱口,以便清除塞在牙缝中间的食物残渣。如果你吃了诸如橘子、山楂等较酸的食物,或者黏牙和比较容易使牙齿变黄的咖啡等,也要及时漱口。

对于口腔健康的人来说,漱口时用自来水或凉白开即可。但如果牙齿过敏或有牙周疾病,应该选择20摄氏度的温水。倘若你的口腔或咽喉有了炎症,还可以用淡茶水、苏打水和盐水反复漱口,能有效缓解症状。此外,历代医书中也有记载,药物含漱可以清热解毒,香口去秽。如用金银花、野菊花、薄荷、麦冬等煎水漱口,就是不错的选择。

中药漱口方法

清洁口腔后,口含约20ml中药液,低头浸泡前牙牙龈,头向左、右侧偏浸泡左、右侧牙牙龈,头后仰浸泡后牙牙龈,每次浸泡出血部位3分钟后将含漱液吐出,每天3次。

中药用法:根据牙龈不同情况选择以下一种养生中药,用15克药材,100ml水,煮沸5分钟,放凉即可使用。

金银花: 清热解毒,消散痈肿。可用于牙龈出血流脓等急性炎症期,有抑菌、抗炎、解毒等作用。

薄荷: 发散风热,透疹解毒。可用于起病初期,有抗炎、镇痛、止痒作用。

两面针: 活血散瘀,行气止痛。可用于反复牙龈出血、色泽瘀深、疼痛明显,有镇痛、抗炎、抗菌及局部麻醉的作用。

淡竹叶: 清凉解热。可用于心火炽盛,有清热、抑菌的作用。

其他漱口养生方法

1、茶水漱口

每次饭后用茶水漱口,让茶水在口腔内冲刷牙齿及舌两侧。这样可清除牙垢,提高口腔轮匝肌和口腔粘膜的生理功能,增强牙齿的抗酸防腐能力。

中医讲香气入脾胃,增强消化功能,用茶水漱口可有效增强食欲。尤其是早上漱口后会感到口腔内清爽舒适,一夜的口气消失。而且茶叶本身采摘的是茶枝上的嫩芽,中医认为,芽类的植物都有生发、舒肝、解郁的作用,早上漱口,可使一天心情舒畅。很多牙膏也含有茶的成分。

2、藿香佩兰水

藿香、佩兰、金银花、甘草各10克。藿香、佩兰芳香化浊;金银花性寒味甘,气味芳香而药体轻扬,能清热解毒;甘草口味甘甜,能清热解毒、调和药性。用200~300毫升开水冲泡,盖盖儿,静置15~20分钟后,漱口用即可。夏天代茶饮还能清除暑热。

3、鼓肋漱口

每天做一两次闭口鼓腮漱口动作,并将舌头左右转动,这样能使唾液分泌增多,使牙面、牙缝和口腔粘膜受到一定的冲洗和刺激,可使口腔自洁,保护牙齿健康。

并不提倡天天用漱口水

不少人认为漱口水方便又管用,使用后会感觉牙齿清凉又干净。实际上,并不提倡人们每天或长期使用漱口水。古方中医专家说,我们的口腔里有多种菌群,只有这些菌群处于平衡状态时,才能有效避免各类口腔疾病的发生。然而,市面上销售的一些漱口水,特别是医生给患者开的药用漱口水里大都含有消炎成分,它们会抑制口腔中的某一类菌群,导致菌群失调,从而引发多种口腔疾病,比如口腔内厌氧菌过多会诱发牙周炎,口腔内乳酸菌过多易引发龋病。

使用药用漱口水,最好谨遵医嘱,如果没有口腔炎症,就不要将漱口水作为日常护理用品。天天刷牙,是最好的口腔护理方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上一篇:失眠或是因为不良睡姿!中医教你如何提高睡眠质量
  • 下一篇:4款食谱活血调经
  • 无相关信息
    药品知识

    药品图文信息
    新一代Cologuard开启肠癌早筛新纪元,国内中精普康引领行业创新
    新一代Cologuard开启肠癌早筛新纪元,国内中
    精微视达超细探头式共聚焦显微内镜重磅发布
    精微视达超细探头式共聚焦显微内镜重磅发布
    花木一郎:用贴心的关怀给予生命最伟大的尊重
    花木一郎:用贴心的关怀给予生命最伟大的尊
    父亲节即将到来,分享几个保护父亲肠胃健康的方法,远离胃痛
    父亲节即将到来,分享几个保护父亲肠胃健康
    哈药集团世一堂,调经养血守护女性身体健康
    哈药集团世一堂,调经养血守护女性身体健康
    迈德斯特携手第87届上海CMEF医疗器械展会,两款新品震撼发布
    迈德斯特携手第87届上海CMEF医疗器械展会,
    更年期失眠怎么办?如何缓解更年期失眠?
    更年期失眠怎么办?如何缓解更年期失眠?
    世和基因MRD检测产品术宁Ultra重磅上市
    世和基因MRD检测产品术宁Ultra重磅上市

      内科偏方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环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经系秘方(29)   传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保健滋养
    补气篇(103)   抗老篇(58)   补血篇(77)   解毒篇(93)   健体篇(180)   安神篇(43)   
      美容保健
    润肤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发篇(33)   抗皱篇(58)   洁齿篇(23)   
      皮肤偏方
    斑秃方(62)   痤疮方(39)   雀斑方(54)   荨麻疹方(53)   湿疹方(45)   脱发方(38)   白发方(70)   黄褐斑方(45)   
      肿瘤疾病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阴茎癌方(38)   
      男科偏方
    阳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遗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阴囊病(7)   
      外科偏方
    除痔方(42)   烧烫方(20)   跌打方(24)   骨症方(26)   炎症方(56)   
      儿科偏方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肤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传染疾病秘方(9)   神经疾病秘方(78)   寄生虫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妇科偏方
    月经病(89)   妊娠病(41)   宫颈癌(62)   产后病(42)   带下病(16)   不孕症(57)   妇科杂病(41)   乳腺癌(51)   
      五官偏方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药品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1036